<nobr id="qvslt"><td id="qvslt"></td></nobr>
    1. <progress id="qvslt"><bdo id="qvslt"></bdo></progress>
    2. <tbody id="qvslt"></tbody><samp id="qvslt"><ins id="qvslt"></ins></samp>
        1. <bdo id="qvslt"><strong id="qvslt"><delect id="qvslt"></delect></strong></bdo>

              當前位置: 首頁 > 處室業務 > 信息化

              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時間: 2023年07月2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要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近段時間各部委醞釀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這次會議的召開是對既有政策的集成式創新,起到統籌協調、整體部署的作用,從而形成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頻共振效應。”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24日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

              將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為支柱產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近日表示,要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培育經濟新引擎。

              “打造更多支柱產業是此次會議的一個新提法。”歐陽日輝說,該提法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到打造支柱產業的高度,以其帶動經濟發展的質效提升。

              戰略性新興產業釋放的新動能蓬勃壯大,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數據顯示,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已超過13%。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我國正加快發展5G、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裝備等新興產業,進一步增強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汽車、光伏、通信設備等領域發展動能。

              制造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根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緊抓這個“牛鼻子”,促進傳統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介紹,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各地已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其中209個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建成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主導產業總產值達20萬億元。

              做強做大做優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是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基礎上,提出的更加具體的兩個方向。”歐陽日輝解釋,數字經濟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優勢,實體經濟則范疇很大、包含甚廣,會議專門明確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數字經濟指出賦能重點。

              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相當于第二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41.5%。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介紹,主要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均持續提速,全球各國加快推動數字經濟重點領域發展,在數字技術與產業、產業數字化等領域搶抓發展機遇。

              我國數字經濟基礎扎實、勢頭強勁。今年上半年,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2%,5G移動電話用戶達6.76億戶,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超過21.2億戶。截至6月底,我國5G基站累計達到293.7萬個,全球首個5G異網漫游試商用啟動,5G行業應用融入60個國民經濟大類。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我國算力總規模已居全球第二,并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長率。

              統籌新業態的發展與安全

              平臺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與受益者,與實體經濟共生共長。國家發展改革委調研顯示,2020年至2022年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臺企業累計研發投入超5000億元,年均增速達15%,授權專利總量超5萬件,成為數字技術創新的關鍵力量。

              “2017年,我們啟動了無人機配送服務的探索,通過科技創新推動履約工具變革。目前已初步完成自主飛行無人機、智能化調度系統及高效率運營體系的研發建設。”美團無人機業務負責人毛一年介紹。

              據騰訊公司披露,該公司近5年科研投入總計超過2200億元。截至去年底,騰訊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專利申請公開總數超過6.2萬件,位居全球所有互聯網企業第二。

              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是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印發的《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要“引導平臺經濟向開放、創新、賦能方向發展……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透露,今年上半年共推動70余家主要互聯網企業簽署實施互聯網平臺規則公開透明度公約,持續規范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沒有人工智能的安全,就不可能有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和發展。而不發展又是最大的不安全。”談到人工智能安全發展,中國社科院科學技術和社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段偉文表示,我們對人工智能尤其是通用人工智能的理解還遠遠不夠,要抓住窗口期,加強人工智能的法律規制和倫理治理,讓它沿著向上向善、增進人類福祉的方向發展。

              近日,國家網信辦等7部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為人工智能安全發展劃好“紅線”和“底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www.久草